今视频(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是公共服务供给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高坑镇坚持党建引领,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以群众需求和治理痛点为导向,以“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大变化,形成了社会广泛参与、“智治”有效支撑、群众高度认可的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新格局。

图片1

数字赋能变“被动响应”为“主动预见”

“乡亲们,近期工业园内企业急需用工,有意向的请积极报名。”一大早,安源区高坑镇富田村钉钉群里提示声叮咚作响,村党总支书记邹国章同步将语音播报到群里,乡亲们看到、听到后纷纷报名。

自从有了“钉钉群”,招聘信息、疫情防控、志愿招募,村里的大事小事都“搬”进了微信群。对于村民们来说,“钉钉”不仅是政策的普及平台,更是生活的交流平台。“大坪里组路灯坏了,晚上出行不方便,请及时维修。”“我家突然停电了,请村干部帮忙问问怎么回事。”对于村民咨询、反映的问题,均会第一时间在群里回复,并根据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及时处理。

图片2

据了解,富田村的数字化运用不仅于此,今年还引进了集“数字广播”“智慧大屏”“数字电视”为一体的“数字乡村”系统,充分利用村内联网监控设施,与“数字广播”联动,既能减轻日常巡查工作负担,又能实现村级事务的实时调度。“通过‘数字乡村’系统,我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村里发生的突发情况,及时上门提供帮助,解决问题,消除隐患。”富田村委会副主任梁汗说。

数字化赋能,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提供了科技支撑,也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方法路径。富田村是高坑镇探索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的缩影,近年来,高坑镇坚持“互联网+基层治理”,推进了钉钉平台、数字乡村系统、智能安防小区等系列运用,有效解决了基层许多痛点、难点问题,实现了治理模式由被动到主动、粗放到精准变革。

图片4

志愿增能 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

“现在很多东西都需要手机操作,我们老人家不知道怎么弄,听说便民服务中心这里成立了一支‘小萍帮办’志愿服务队,我就来问问,没想到很快就帮我把电子医保注册好了。”家住民主社区的李阿姨开心地说道。

“高坑镇是老工矿乡镇,辖区老年人多,我们服务队将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医保、社保、民政等事项列出办理清单,遇到不会使用智能终端的老年人,会手把手帮助下载软件、协助缴费;对于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高龄老人,会积极提供上门服务。”高坑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钟山介绍说。

据悉,高坑镇“小萍帮办”志愿服务队主要由业务骨干、村(社区)网格员、志愿者构成,为辖区群众提供在线咨询、帮办代办、上门指导等服务。同时,镇便民服务中心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不断增强队伍主动作为、积极服务意识,切实为群众就近办事提供规范、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今年以来,已现场帮办540件,上门服务60余次。

服务进驻家门口,公共事项就近办。如今,高坑镇便民服务中心的一个个“小窗口”成为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小切口”,不断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图片5

网格聚能,变“单打独斗”为“群策群力”

“汛期来临,大家注意出行安全。请从重点地区回来的居民朋友及时来社区报备……”高坑镇山下社区火车村小区里又响起了巡逻队“小喇叭”的温馨提示。

山下社区位于镇区周边,辖区多为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旧小区,人员分散、设施老旧、配套落后,管理难度较大。为破解治理难题,山下社区以网格为单位,采取“党员亮身份,支部进小区”管理模式,设立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主导引领作用和党员“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社区老党员,魏珍华老书记事事都带着做,不管是疫情防控还是环境整治,纠纷调解还是治安巡逻,哪里都有她的身影,也多亏了她,我们山下社区志愿者队伍才越来越大,今年还成立了治安巡逻、邻里调解、医疗义诊等多支队伍,社区的心更齐了。”山下社区党支部书记杨英由衷地说道。

图片6

通过不断的实践,山下社区已建立起社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网络”的基层党建网格化工作体系和“乡镇、社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楼栋长”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居民们开始共同商量解决小区环境整治、车辆乱停乱放、邻里矛盾纠纷等“小事”、“私事”,各项工作由社区“单打独斗”逐步向“群策群力”转变,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逐渐浓厚。

群众有所盼,治理有所为;发展有所需,治理有所行。随着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坑镇正凝聚起日渐强大的合力,阔步迈向振兴之路。(王萍 通讯员易镕 谭羽佳/图文)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