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头条讯 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万龙山乡槽下村位于萍乡武功山东部,面积28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5户424人,森林覆盖面积10.4平方公里。近年来,槽下村杨家岭自然村在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中,通过“一领二活五统一”,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打造了“竹海槽下森林康养度假村”,促进了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先后获得江西省森林乡村、江西省森林公园等荣誉称号,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

图片1

坚持“党建引领”,激发宅改动力

槽下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槽下村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杨家岭自然村的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通过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民主选选出了由村支部委员(杨家岭自然村党员)为理事长的槽下村杨家岭自然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村民理事会,具体组织杨家岭自然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

理事会通过屋场贴心会、设立固定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入户走访等方式向村民广泛宣传,使宅基地改革政策、法规入户、入人、入心,有效减少了宅改政策落实过程中的矛盾,使村民都参与到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中来,有效发挥了村民的主体作用。同时,在宅改工作中,村党支部号召村支两委成员、党员以及小组长带头拆除“三房”、腾退多占宅基地,带头缴纳宅基地有偿使用费,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从而形成党员带头改、理事会推动改、村民参与改的“宅改”氛围,激发了宅改内生动力。

图片2

聚焦“两个盘活”,写好利用文章

在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工作中,槽下村杨家岭自然村将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农村闲置房屋作为推进宅改的重头戏,深入推进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农民房屋财产权保障机制,大力开展“四拆四清”行动。

宅改工作开展以来,共拆除三房及两违建筑9处420平方米,并将腾退的宅基地盘活利用,打造成了旅游景点、网红打卡点和生态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促进农村宅基地依法依规的盘活利用,激活了沉睡土地资源潜能,吸引了游客前来旅游休闲。同时,该自然村将13栋闲置农房进行有效盘活利用,改造成民宿、农家乐、土特产加工作坊等,通过民宿经济拉动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从而带动了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图片3

探索“五个统一”,增添发展活力

盘活只是手段,增收才是目的。为使盘活改造后的民宿农家乐尽快产生效益,万龙山乡槽下村探索“五个统一”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运营。即: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和万途旅游公司合作成立的牧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杨家岭自然村13家民宿进行“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价格标准、统一客源分配、统一财务核算”。同时,对杨家岭自然村民宿、农家乐的房相、内装和景观,完善停车场、公厕、观景台、销售点、茶室、会议室等旅游基础设施进行统一提升,打造了“竹海槽下森林康度假村”。

“五个统一”模式,有效提升了民宿、农家乐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避免了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赢得了游客的一青睐和好评。“现在的‘竹海槽下森林康度假村’是游客每天都爆满,一房难求,至少要提前半个月才能预定得到。”槽下村村委委员李文敏介绍道,“去年村集体增加了30万元多万元的收入,今年有望达到50万元以上,村民年户均增收都在10万元以上。”

宅改“一领二活五统一”不但使昔日偏远的小山村一跃成为了现在的网红村,还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和后劲。(王萍)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